健康知识丨吃饭时注意这个细节不仅控血糖而且瘦得快!很多人都不知道
早餐建议在上午8:00前食用。早晨,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相对较高,早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转化为能量,而不是被储存为脂肪。而且,早晨蛋白酶活性处于活跃状态,此时摄入的蛋白质能够被更高效地利用。
若早餐吃得过晚,可能导致肝脏糖原合成酶活性受抑制,过剩的血糖会被转化为脂肪酸进而促进脂肪生成。
午餐建议在12:30~13:30之间进食。研究发现,在摄入完全相同食物和热量的条件下,午餐进餐时间较晚的人群减重效果降低35%。此外,习惯性在14:00后吃午餐的人群,其体重指数(BMI)和腰围通常更高。
晚餐最好安排在18:00~19:00,最晚不超过20:00。晚餐吃得过晚不仅可能影响睡眠质量,还会增加身体储存脂肪的可能性。
需要注意的是,饭后2小时内不要立马平躺。以22:00睡觉计算,晚饭时间应为18:00~20:00。此外,不要吃得太多,七分饱即可,并且最好吃一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。
小提示:不吃晚饭可能会造成营养素缺乏、影响睡眠,且戒掉晚饭减肥后再吃可能会反弹,更容易发胖。
合理的进食顺序可以有效延缓餐后血糖上升,减少脂肪堆积。理想的进食顺序是:汤→蔬菜→蛋白质→主食。
蔬菜热量和脂肪含量普遍较低,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、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。多吃蔬菜可增加饱腹感,减缓胃排空速度,延缓主食在小肠的消化吸收,还能补充多种营养素,有助于血糖平稳,并对控制体重有潜在帮助。
肉类、豆类、奶类和蛋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能带来足够的饱腹感,使机体避免摄入过多热量。此外,蛋白质的摄入还有助于机体肌肉的修复和合成,并促进多余脂肪的代谢。哪些食物含优质蛋白?戳视频,掌握知识点↓
早餐时,应多摄入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或豆类等,以促进蛋白质的利用效率。
晚餐时,应尽量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,如油炸食品、肥肉等,以避免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。
主食多为精细米面,消化吸收快,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,同时,多余的糖分还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。将主食放在最后吃,可有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延缓血糖上升速度。另外,粗细粮搭配吃对于减肥的效果更好。
来源: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(ID:CCTV-channel1)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、《生活圈》
原标题:《健康知识丨吃饭时注意这个细节,不仅控血糖而且瘦得快!很多人都不知道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